149章 周天子:面对六师都不怕么?哈基芈,你这家伙……-《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这个关头,每一个名额都非常重要,因为肯定会影响之后的实力对比。马穆鲁克们的文化水平可能不太行,但肯定懂这些政治问题:你钦察系保举的官员少了一个,人家切尔克斯人不就多了一个么。因此,无论如何,也得把缺额补上。

    但是,罗马官方也有明确的要求,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上的。最基本的,就是必须懂官府的办公语言,不能什么都靠翻译来。而且,按照罗马传统,被推举的人,和举主之间,在政治上是有明确关联的。被举荐者表现的好,恩公当然也有很大好处;但要是被推举的人水平太差,或者犯了事情,举主也会跟着倒霉。

    而且,人家切尔克斯人也不是傻子,要是随便找个人填上去,肯定会被抓住把柄攻击的。所以,还是不能乱选。最后,有个马穆鲁克军官,发现自己辖区里,还有一伙科普特人呢。可能是因为宗教原因,这些人跟希腊人关系确实更近,也有一些受过教育、懂希腊语的人。那不就正好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帮人是异教徒,但不管天方教还是十字教世界,大家其实都知道,很多时候还就是异教徒最管用。只要两边都乐意,那大家今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了,也不用管这些。相反,对面的人,可不管你信什么。

    所以,其他马穆鲁克也纷纷表示赞同。这个位置,宁可给个异教徒,也不能肥了切尔克斯人。再说人家科普特人也是尔萨追随者,跟罗马人还更近一点,说不定能混得更好,还能提携下大伙儿呢。

    后来,大卫的表现确实不错,和其他一批表现出色的基层官吏一起,被郭康提拔,进入行省衙门工作。他们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官职,身份上来说,算是郭康手下的吏员。主要的工作,就是一边帮郭康干活,一边也能得到郭康和吴翰等人手把手的教导,熟悉官府里各项事务的流程,为今后正式外放任职做准备。

    虽然级别不高,但这些掾吏身处的位置却很机要,所以还是有不少人,对这个职务趋之若鹜。尤其是现在,形势已经明朗,选拔人才的范围和提拔的渠道也被众人搞清楚了,很多人就开始活跃了起来。

    当然,对郭康来说,这还只是第一步,后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。他已经准备开设文法学校,自己培训自己的官吏了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罗马的行政体制其实很粗疏,官吏培养和选拔,也非常……古朴。虽然朝廷在学着搞科举,但一直没有办法让它完善地运行起来。很多地方,就还是靠这种古老的察举制度撑着。

    由于文化水平有限,紫帐汗国的官学,严重依赖于军队。军队征召年龄合适的男青年、对他们进行扫盲教育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令,会书写简单公文——这就是如今紫帐这边,最大也是最基础的教育体系。

    他们也没有专门的官员培训机构,反正会写公文也就够了。军团每年都要输出一些这样的低级军官和军士,才填得起如今日益庞大的官僚体系。也难怪有人说,军团才是国家之父,因为这整个国家体系,都是人家一担子挑起来的。

    但就算这样强行维持,这边的大小官吏,平均水平也远远称不上优秀。尤其是基层吏员,甚至一直是以粗暴著称的。

    乡间的百户们,很多都是退伍的老军吏,把军团里的习惯也都带了出来。但很多行事方式,在军队里大家还能理解,在民间就有些过头了。所以,古板保守、刚愎自用,习惯用强力介入和解决矛盾,乃至动辄打骂民众,几乎成了基层官吏的刻板印象。每年,都有人因为干得过火,事情闹大,被人举报到行省乃至朝廷这边的。

    朝廷一直试图改善这些情况,缓解官民的冲突和内耗,但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,再怎么改,效果也还是有限。
    第(2/3)页